全日制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学科学术学位博士培养方案
发布时间:2019-07-24 浏览次数:
一级学科:化学
培养单位:化学院
辽宁大学全日制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学科学术学位博士培养方案
(专业代码:070305 授予理学博士学位)
一、学科简介
辽宁大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学科点于2013年设立。高分子化学与物理是化学领域最主要的二级学科之一,是以高分子为研究对象的交叉学科,是高分子科学的基础。根据人类生活的实际需要,在深入发展和优化天然高分子性质和应用的同时,通过分子设计创造出更多、更好的合成高分子材料。
二、培养目标
秉承“明德精学,笃行致强”校训,培养适应我国社会发展需要的,具有独立从事高分子化学与物理研究工作能力的,具备学术带头人素质的高级创新型人才。具体要求是:
1、热爱祖国,为人正派,遵纪守法,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为祖国现代化建设艰苦奋斗的献身精神;勇于创新,严谨求实,团结协作,勤奋刻苦,善于竞争,有良好的合作精神和学术道德,身心健康。
2、具有坚实的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学科基础理论、系统的专门知识,熟练掌握化学实验技术和相关仪器设备;了解本学科国内外学术发展动态,富有科学思维能力,勇于在学科前沿领域探索与创新;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、教学工作或担任专业技术工作的能力;培养期间,通过科研实践必须获得本学科理论或技术上的创新成果。
3、能够运用英语熟练阅读专业文献,并具有撰写科技论文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。
三、研究方向
主要研究方向及其内容:
(一)功能高分子
结构新颖的生物降解嵌段、接枝等共聚物的设计,合成及其自组装,具有环境响应性高分子及其应用等。
(二)高分子复合材料
有机/无机杂化复合物高级结构控制,胶体微粒的功能化、自组装和性质,孔材料的功能化和性质,纳米结构及其性质等。
(三)生物医用高分子
主要研究新型体内或体外医用药用材料、血液灌流材料、纳米级药物控制释放材料、生物吸收性皮肤修复材料等。
(四)荧光共轭高分子
主要研究荧光共轭高分子的设计、合成及荧光传感机理,探索荧光共轭高分子在疾病诊断、生物检测和生物成像等方面的应用。
(五)聚合离子液体与纳米化学
主要研究聚合离子液体Janus材料,功能性陶瓷型脂质体,纳米复合材料与电极改性,光电转化材料等。
四、培养方式
本学科博士研究生以培养独立从事科研工作能力为主,实行导师负责和导师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。
(一)实行导师负责制。以导师为主建立博士指导小组,指导小组3-5人(可包括一名校外知名专家)。导师和指导小组负责制订培养计划,并对论文进行全面指导,以研究生自身为主开展创新性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。
(二)课程学习与科研论文相结合。通过课程学习以掌握坚实的专业基础理论、基本知识和技能,通过科研论文以培养从事科学研究和胜任专业工作的能力。
(三)强化各学科的交叉与融合,拓展研究生的知识面与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。
五、学习年限
非定向就业博士研究生基本学制3年,定向就业博士研究生基本学制4年。经学校批准可适当缩短或延长学习年限,最长不超过7年(含休学和保留学籍)。提前或延期毕业按《辽宁大学研究生管理规定》执行。
六、课程设置及学分
课程设置见附表。
本学科博士研究生应修课程总学分不低于15学分,其中必修课不低于13学分,选修课不低于2学分。同等学力和跨学科报考的博士研究生补修2门本学科硕士主干课程,不计学分,但计算成绩。
七、必修环节
博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应参加学术活动,记2学分。
学术活动形式可为国际性、全国性、省级和校级学术会议、论坛、报告等,由博士研究生本人在会上至少公开做两次宣讲,宣讲后需填写"博士研究生学术活动认定表"并附论文提纲,导师签字,培养单位审核后予以认定。
八、开题及中期考核
开题按《辽宁大学关于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工作的规定》执行。
考核内容包括思想政治素质、课程学习、学科综合知识、科研能力等,根据《辽宁大学博士研究生中期考核实施办法》进行。
九、学位论文及科研成果
(一)学位论文基本要求
博士学位论文应在导师和指导小组的指导下独立完成。它是一篇系统、完整的研究化学某一领域或某一专题的学术论文。
论文字数不少于8万字。
(二)科研成果要求
按《辽宁大学研究生手册》有关规定执行。
(三)学位论文评审和答辩程序
按《辽宁大学研究生手册》有关规定执行。
附表:全日制学术学位博士课程设置
学院(所):化学院 学科、专业:高分子化学与物理
研究方向:(一)功能高分子
(二)高分子复合材料
(三)生物医用高分子
(四)荧光共轭高分子
(五)聚合离子液体与纳米化学
| 课程属性 | 课程类别 | 课程编号 | 课程名称 | 学时 | 学分 | 开课学期 | 考核 方式 | 应修最低学分 | 
| 必 修 | 公共课 | B000001 B000002 B000003 B000010 | 公共英语 Public English 公共日语 PublicJapanese 公共俄语 Public Russian 公共德语 Public German | 72 72 72 72 | 4 4 4 4 | 1 1 1 1 | 考试 考试 考试 考试 | 6学分 | 
| B000004 |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 Chinese Marx Doctrine and Contemporary | 36 | 2 | 1 | 考查 | |||
| 基础课 | B160038 | 现代化学研究方法专题 Research Method of Modern Chemistry | 54 | 3 | 1 | 考试 | 3学分 | |
| 专业课 | B160001 | 当代化学前沿 Frontier in Current Chemistry | 32 | 2 | 1 | 考查 | 4学分 | |
| B160040 | 现代化学专题 Topics in Modern Chemistry | 32 | 2 | 1 | 考查 | |||
| 选 修 | 方向选修课 | B160036 | 胶体与界面化学 Colloid and Interface Chemistry | 32 | 2 | 2 | 考查 | 2学分 至少选修1门 | 
| B160037 | 高分子复合材料 Polymer Composites | 32 | 2 | 2 | 考查 | |||
| B160048 | 功能高分子 Functional Polymer | 32 | 2 | 2 | 考查 | |||
| B160010 | 微纳结构制备化学 Preparative Chemistry of Micro/nano structures | 32 | 2 | 2 | 考查 | |||
| 公共选修课 | B000011 |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Classical Works of Marxism | 18 | 1 | ||||
| 限 选 | 补修课 | S160001 | 结构现代分析方法 Modern Analytic Method of Structure | 54 | 0 | 1 | 考试 | 补修课2门,计算成绩,不计学分。(限同等学力和跨学科入学博士研究生选修) | 
| S160002 | 合成化学 Synthetic Chemistry | 54 | 0 | 1 | 考试 | 

 
